flash

流變-孩童‧流變-動物――記張恩慈的靜宜個展「糖果屋」


文\靜宜大學藝術中心主任 彭宇薰


在靜宜大學藝術中心所邀請展覽的藝術家中,恩慈是一位相對年輕的創作者。年輕,不僅意指其尚未達到不惑的生理年齡,亦表示她創作題材中奠基於一種天真無邪的狀態――儘管她早已「不惑」地戳破繽紛童話的烏托邦幻象,卻同時也道出其永遠的小女孩情懷。誠然,作品中的主角不是別人,正是不斷流變的藝術家自己。

的確,恩慈敏感又謹慎的靈魂,使她總是嗅到危機;那些威脅到安全感的暗黑勢力,常扣發她憤怒的扳機。她有顆不願老的心靈,以及維護美好家園的願力;她保護世界的方式,是以爆裂的警鈴響徹幸福的雲霄。正是此甜美與異化體質的對峙張力,構成恩慈作品極其吸睛之處。

一般說來,雖然恩慈作品中童話角色與柔粉色系的鋪陳,令觀者較沒有防備地進入其世界,但線性的生成才是作品的主旋律。她把對社會事件的觀察、個人經驗的回憶等,幻化成各類剪不斷、理還亂之線性伸吐纏繞,內醞為肌理的騷動力量。每個線頭都是一個節點,這些變化的、差異性的頓挫在織布面上痙攣收縮,召喚觀者對望並冥想。節點常依附在女孩、男孩與物件等種種造型上,像極了在傷口中流淌的濃瘡或痂疤,其實,他們就是弱勢者的肖像畫啊。

在法國哲學家德勒茲(Gilles Deleuze, 1925-1995)的生成(becoming)理論中,流變-孩童、流變-女人、流變-動物等正是創造性能量的具體實踐。流變-孩童或流變-動物當然不是真的去變成兒童或動物,而是一種抗拒主流威勢而向弱勢者――一個不可數的人類多元體――的轉化。恩慈本於這樣的立場,流變再流變,生成在這本畫冊中的各系列作品,引介觀者在戰場上看見倖存者,從同盟中看見力量,在糖果屋旁徘徊思索。我們很感謝透過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蔡佩桂所長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美術系吳介祥教授的專文,讓讀者得以進一步深入恩慈作品的精彩內涵。截稿之際,我們又得知「糖果屋」展覽獲得第20屆台新藝術獎的提名殊榮,這個肯定來得真是時候!

透過流變,我們喜見恩慈走出自己,也走向更寬闊的自己!謹此,是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