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之物 ‧ 神韻之詠
陳敬介∣靜宜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兼任台灣研究中心主任
《莊子.人間世》說「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更進一步延伸出「無用之用,夫為大用」的看法,然而「無用」是何意呢?無用又如何成為「大用」呢?什麼是「大用」!
世間萬物,其本質素樸,故能成其繁複之用;然一經人之使用,或站在人類實用的立場去認知,其用即固著化,然即使如此,〈逍遙遊〉中亦提出樗樹無用與貍狌之用的差異,然究竟何者為是?以惠施的聰慧,尚「不知」用大瓠之
大,故被莊子嘲笑「夫子猶有蓬之心」,蔽塞而不知變通,以此觀之,則鄭秀如《詠物》2023個展,以遭廢棄無用的塑膠透明泡殼為對象,以明透的心識,共融物—形—影的差異,鬆動了
「生活裡形影不離的限制與固定性,延展無用之用的創造價值」,其心無蓬無礙,其展有思有詠,深值觀者細心品味——這來自日常的神韻之詠。
東坡云:「凡物皆有可觀。苟有可觀,皆有可樂,非必怪奇偉麗者也。」並進一步說明,世間萬物何以由可觀而至可樂?他認為「哺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飽。推此類也,吾安往而不樂?」
可醉可飽當然包含著日常實用的價值,但從這種「粗飽」的狀態獲致「愉悅」之感,實已超越實用價值而臻至藝術意境,從此角度看《詠物》亦有其相通之處。
鄭秀如云:「《詠物》系列創作於此時,再次思考『剩餘價值的價值』。」則是超越實用價值之後(或之外)的再思考;她在2009年官田工作室所寫的一段文字,非常吸引我的注目深思:
「午後的斜陽,穿越貼在牆上的商品外殼,烙下一只「空」的影子,意識瞬間脫離了現場,我是眼前那個透明空間,因陽光而顯形,這般閑靜的召喚究竟是什麼?我的時間濃度清澈到剩下呼與吸,世界的速度被調緩了
,只知道那所屬詩的空間,我佇足許久,直到再度意會身體在場。」
東坡云:「余之無所往而不樂者,蓋遊於物之外也。」物內無以為遊,因受其侷限而固著;
遊於物外方能得「逍遙」的物外之趣,這逍遙的物外之趣,很明顯不是站在實用主義,而是進入藝術境界,拓展、深化、
融通而至泯除心靈與世界萬物的隔閡。很為鄭秀如讚嘆,她曾經在詩的空間,獲致此一「至樂」,這應是《詠物》系列創作的初生根苗吧。
本展所詠之物是日常生活中常會接觸到的透明塑膠包裝泡殼,她說:「因內容物的離開,曾依附的有用價值瞬即轉變成無用,在消費的洪流中淪落為無用之物。」這是屬於「應物而形」的階段。
這個階段在展出或其創作的過程中已成「記憶」,這個記憶是其具體之形的殘留,就我的觀察,如若無鄭秀如的再創造(攝影及詩),其形或可被回溯或已無可辨識,在可識與不識的若即若離之間,
藝術的「空隙」於焉產生;於是進入「應形而影」的
藝術創造階段,此階段的特質在「光與影」的涉入,亦是此藝術再創造的特質之一,「靜觀」或是領略其味的途徑。最後的「應影而詩」,與物、形、影及其思維共融而成,是其藝術再創造的特質之二;
由詩而逆溯其影其形其物,是不可避免的觀賞思辨路徑,如:
牙刷:「被剃出的 自隙縫游離 至泡沫隱逸」
花灑:「應枯竭的孔洞 無蓮在其右 仍不染一絲塵垢」
燈泡:「一簇橘黃 是蔓延空氣中 的溫暖凝視」
樹木剪:「堅毅地 去留 生枝的節 阿爸的指頭 結了小丘」
透氣膠帶:「轉動頻率 覆蓋的痛楚 彷彿可以呼吸」
雨刷:「單一頻率的節奏 趕著雨滴 匯聚 車的眼淚」
充電傳輸線:「千萬暗流爭相 湧進 急送水源到岸頭」
電子計步器:「漫遊者 踩踏時日 細數景移的步伐」
這已是精彩的現代詠物詩,絕不是猜謎;「文字」本身即是一種「展示」,「言說」具有更深層的意義,創作者怎麼說?觀賞者怎麼想?甚至,觀賞者會不會在這過程中也想說些什麼?
如純粹從文字來看,作為一個觀者,我喜愛「自隙縫游離 至泡沫隱逸」、「應枯竭的孔洞」、「溫暖凝視」、「阿爸的指頭 結了小丘」、「覆蓋的痛楚」、「車的眼淚」、「細數景移的步伐」
等文字,給了我更大的物外之趣。至於〈快篩試劑〉、〈縫紉線〉、〈藥錠〉、〈寵物飲水器〉、〈延長線〉、〈機車手把套〉、〈計算機〉卻給予我更多的聯想,這些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詞,
在日常生活中的意義是什麼?如拋卻物用之思,可能創造出什麼連結?
凡物皆有可觀;苟有可觀,皆有可樂。能有這樣的思想,安往而不樂。然而,創作是樂還是苦?可能是苦樂參半吧?無用之用,斯為大用,然而,藝術是有用還是無用?抑或大用?有人說,藝術是昂貴的,或許吧,有些藝術品真昂貴,
一般庶民,輕忽近不得身,但藝術真正的昂貴處不在價格,而是「心識靈見」的真實養成。思想家海德格以其國族、故土為其「詩意的棲居」,我們更應以藝術、文學為「詩意的棲居」,鄭秀如以日常之物.詠神韻之詩的《詠物》個展,
正是通往此棲居的美好路徑。
透明的陰影 ‧ 關於鄭秀如個展《詠物》
沈裕融|華梵大學攝影與VR設計學系助理教授、藝評人
如今,物不再有秘密。隱藏於布幔後方的至聖所坍塌了,約櫃上的基路伯 也收起了遮掩的翅膀。隱密的神聖性讓位給透明的色情性,「崇拜價值」為「展 示價值」所取代。這正是韓炳哲(Byung-Chul Han)在《透明社會》(Transparengesellschaft, 2013)中對於當代社會高舉「透明」(transparence)的質疑。韓炳哲認為,「透明」的特質在於平滑,它消除了所有可能造成阻抗的否定性(negative),使異質性與他者性徹底被排除。因此,當任何造成屏障的阻礙都被剝除,事物就變得毫無遮掩、赤身坦露。「展示」成就了它的色情性。它所顯現的一切就是它所是,沒有任何隱藏在背後的了。展示價值確立了資本經濟下的物,這就是商品的面貌。
「透明」不僅反映在機制、系統、揭秘、監控等面向,也同樣顯現於在工 業革命後商品包裝的加速演變中。從1930年代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 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聚乙烯(Polyethylene,PE)、聚甲基丙 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等材質陸續誕生,大量的商品被 雙泡殼包裝(clamshell packaging)、吸塑殼包裝/泡殼塑膠(blister packaging)、透明塑膠包膜等透明包裝所包裹,而關於它們「所是」與「所值」,都顯現在它們展示的樣貌,以及與貼紙、商品標價說明牌的指涉關係中。然而,透明所意圖實現的,即是讓信息通行無阻。它必須徹底讓自身隱蔽。透明物削弱自身的物質存在,因爲作為「中介」,就必須扮演徹底發揮效用卻又不知不覺地被遺忘其在場的使命。而當商品經由消費變成了被擁有物,透明包裝就成了無用的廢棄品。我們如何重新思量這些在當今的消費體系中必然產出的過剩透明(排泄)物?這正是藝術家鄭秀如在2023年,於「靜宜大學藝術中心」的展覽《詠物》嘗試觸碰的核心問題。
《詠物》主要以藝術家向身邊友人蒐集的廢棄泡殼塑膠為對象,將其放置 於工作室落地窗前的胚布進行拍攝,最後將影像放大輸出於宣影布上,藉以讓 觀看產生陌生性。值得注意的是,本展覽看似是2021年臺南「絕對空間」的《 坐,看,雲,起,時》一展中「詠物」系列的擴充與延伸,然而,當藝術家將 裝置於玻璃牆面上的〈日景〉(2023),取代了原先展示於透明櫥窗前的〈隱常 〉(2021)時,不難發現藝術家放棄的不僅是日曆上以年、月、日、週等單位作 為標尺的分化線性時間,她更徹底削弱了這種承載時間訊息的物質特性。〈日景〉使用透明泡殼塑膠製作了3、6、9、12四個數字,以對應時鐘的排列方式,裝置於展場中那面巨大的落地窗前。此一展覽一方面強化了對透明物的關注(落地窗的透明大玻璃、泡殼塑膠),另一方面也持續提出她對時間的思考。在我看來,《詠物》想討論的時間不再只是〈日景〉所提及的隱形日常時間,而是讓為速度所沖散的失序時間,重新編織為凝思的時間。《詠物》想做的絕非一種傷感的哀嘆,而是驅散全方位湧入我們周遭世界的「非物」 ,透過對物的歌詠,使物重新成為提供人們存在確定性的居所,讓時間再次恢復它的芬芳。
首先,藝術家何以選擇泡殼塑膠作為創作所關注的對象?泡殼塑膠完全不 同於如紙盒、熱塑模等一般包裝(廢棄)物,其差異在於,即便泡殼塑膠脫離了 它所包裹的商品,商品物件的模糊輪廓依然像幽靈一般,緊緊附著於泡殼塑膠 上。正因如此,泡殼塑膠本身就富含著高度的影像性。它就像中世紀的武士盔 甲一般,失去了被保護者的面部細節,但模糊的輪廓外型卻又隱約可以猜測它 所包覆的原型。需注意的是,這種被廣泛用於包裝、隔絕的媒介物,在遠古時 期所包覆的對象並非一般意義上的物,而是——「屍體」。「屍體」乃是一種特 殊的「表象」存在,甚至可說是表象的起源。它是一種擺盪於物-生命間的曖 昧存在:不再是原本的身體,而是其原初的副本。就此一觀點來看,「商品- 泡殼塑膠」實與「屍體-棺木」在形式上有著高度的相似性與對應關係。而若再 細究,泡殼塑膠與同樣作為保護固定電器用的EPS保麗龍緩衝包裝仍有所差異 ,即便它們都在某種程度上保留著物的「形」(figure):保麗龍緩衝包裝是物 的「塌陷」,而泡殼塑膠卻是物的「膨脹」。就形式上的起源,若說前者指向 的是承載遺體的法老棺木,後者則指向棺木上蓋;前者為的是藏納、儲存肉身 的崩毀,後者則是為了將其永恆的形象(image)顯現於表面,呈放至他人的目 光中。
若從這一視角重探泡殼塑膠,我們便明白,泡殼塑膠所觸及就不只是「有
用/無用」的「功能性」問題,也不是商品派生的廢棄殘餘物,此一表象,乃
是商品的真實面貌。它不僅抹除了物的
物性,虛化了物的身體,也阻擋了當下的觀者身體對物的感知,我們只需要遠
遠地看,便可瞭若指掌。故此,藝術家鄭秀如在此需要思考的,便是究竟如何
毀棄、越過這一表象,恢復觀者對於物的感知與觸動能力。藝術家的回應或許
會是:尋回陰影。鄭秀如逆反了阿德爾伯特.馮.夏米索(Adelbert von)
正如韓炳哲對維蘭・傅拉瑟(Vilém Flusser)的引述與討論:「『在當下,非物全方位地湧入我們的周遭世界,它們
正驅逐著物。人們稱這些非物為信息。』我們今天正處在從物時代向非物時代的過渡。並非物,而是信息規定著生活世界。」
參見韓炳哲(Byung-Chul Han),謝曉川譯,《非物:生活世界的變革》(Undinge: Umbrünche der Lebenswelt),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23,頁3-4
(Chamisso)筆下施雷米爾(Peter Schlemihls)永遠失去影子的慘痛結局,把它
遺存的殘骸(泡殼塑膠)帶離人工照明且永無日落的全面光源監禁地,來到日
光下。我們自然知道,當光線被不透明的物體阻擋時,便會產生陰影。陰影的特
殊之處在於,它雖不在現實當中佔據空間,卻又指向現實之物的存在事實(而
作為其派生物);它伸縮自如,善於變形,卻又始終尾隨,無法擺脫。然而鄭
秀如要我們關注的並非一般意義上的陰影,而是投影。依照菲力波・巴勒迪努
奇在《托斯卡納藝術與設計辭典》(Vocabularío Toscano dell’ Arte del Disegno,
1681)所做的區分
意思是說,即使影子強化出物的實體存在特質,但作為投影的陰影則更加強化出「 在其他地方」所造成的陰影。這正是藝術家將泡殼塑膠放置於胚布上的原因。 布料,一個由縱向與橫向相互垂直交織的平面,或可指向數位化的二元編碼秩 序。當然,胚布因著材質的特性,略硬而不平整的皺摺,改變了泡殼塑膠的陰 影樣貌。承載投影的媒介,成為除了「物-陰影」這兩者之外的第三項。媒介 成為了投影的身體,它所挾帶的過於富有自身肌理的雜訊,反而為泡殼塑膠的 影子賦予了生命。
最後,我想指出的是,初看鄭秀如的〈詠物〉系列影像作品時,或許會先被泡殼塑膠投影的造形所吸引,並且想要將那平滑的液化的輪廓,努力還原為「這
『是』⋯⋯」的明確對象。然而張貼於輸出影像旁的小紙張上所書寫的彷彿短詩
句的文字,卻讓這場還原行動產生了延遲與猜疑。在一張彷彿是槍型機具的影
像,旁邊的文字寫著:「無火的加溫 促成 柔軟的燒灼 冷卻的膠著」。
如此,藝術家褪去了商品的信息外衣,讓光述說著物的秘密。是透明的陰影
,伴隨著一道道謎題,以膨脹的幽靈姿態,嘗試讓物重新尋回叛逆的物質屬性
。胚布的格紋取代了數位的位元,它誘惑觀者以撫觸(haptic)的視覺與物質摩
擦,讓觀者的身體重新進入當下,讓陰影中寧靜的時間恣意流溢。
這些簡短而曖昧的文字,不再是張貼於產品後方的產品名稱、生產地、材料等商品訊 息,就我看來,相較於短詩,它更像是謎語。謎語像是一個模糊的後像,像是 褪去所有細節的殼,所有的陳述無不在謎底的周圍盤繞行走,卻拒絕直接說出 「這是⋯⋯」。謎題有時指向感受,有時指向功能,有時也糊糊地隱射其典型 的視覺記憶。當然,猜謎有趣的地方並不在於揭露謎底。猜謎者在謎題本身的 語言迷宮中來回踱步,正是對於「是」的搖晃與解放。藉由「無火」、「加溫 」、「冷卻」、「膠著」等文字,我們在圖像上努力挖掘更多能夠與文字相互參照, 或者產生關聯的可能細節。即便種種提示,促使我們想要揭露謎底究竟是否是「熱熔槍」的欲望, 但我們仍然將我們的視覺目光,一次又一次地像畫筆一般,在纖細的輪廓線上盤繞,在謎題的間隙裡窺探。 相較於商場陳列架上吊掛的商品與價格牌,〈詠物〉創造了「文字」與「圖像」間的協作與拉扯,而在這一連串的震盪中湧現的 ,正是那從功能中被解放的,屬於物,以及它所依存的,即是那與我們相互交織的世界。
創作自述
「午後的斜陽,穿越貼在牆上的商品外殼,烙下一只「空」的影子,意識瞬間脫離了現場,我是眼前那個透明空間, 因陽光而顯形,這般閑靜的召喚究竟是什麼?我的時間濃度清澈到剩下呼與吸,世界的速度被調緩了,只知道那所屬詩 的空間,我佇足許久,直到再度意會身體在場。」(2009.6.9年寫於官田工作室
亙古至今,詠物詩是古人寄身於山林 澗水,神遊物外、以物擬情。而今,人彷彿將自然山林去背退隱,與現代人為伍的對象,或許是這些商品外殼的消費物與 其形。正當透明包裝保護殼裡的物品被取走之後,附在商品外層的泡殼塑膠轉瞬淪為廢品,曾依附其上的保護及展示作用 隨即消失,在消費的洪流中淪落為無用之物。
陽光照射在泡殼塑膠這個「空的空間」,徒留淺淡的虛影,輸出的質地如同素描作品般的簡樸,卻為此虛空留下完美的捉形 (drawing),物品的「形」跳脫出「實」的界線,讓觀者能對物品的實體產生多重的思考,當物品的定義在此弱化,詩意便有 蝸居的空間。莊子在《逍遙遊》所言:「無用之用,方為大用」,肯定人與物存在的獨特性與價值。影像為「詩」留下了空隙, 為物、為我的想像留下了餘地。
《詠物》系列作品留下的空,是缺席、是餘地、是空隙,意圖鬆開生活裡形影不離的限制與固定性 ,延展無用之用的創造價值。以對日常的細緻洞察與感受,思考自身與其他事物在場與缺席之間的共融關係。構築出隱於日常的詩意宇宙。—《詠物》個展(鄭秀如)
"The afternoon setting sun shone upon the wall, piercing through the clamshell package, casting a shadow of emptiness. In that moment, my consciousness detached from the scene. I became that transparent space, made visible by the sunlight. What was this serene call all about? My sense of time became so clear that only breaths remained. The world's pace slowed down, and all I knew was that space belonging to poetry. I stood there for a long time, until I once again became aware of my body in that place. " (Written on June 9, 2009, at the Guantian Studio)
Through the ages, poems of odes to things are the way ancient people expressed their emotions through mountains and rivers, explored the world beyond the mundane beings, and conveyed their feelings through objects. Nowadays, people have replaced mountains and rivers with superficial packaging, discarding their natural beauty in favor of clamshell packaging and other forms of leftover commodities. After the items inside the clamshell packaging are removed, the packaging itself becomes waste instantly. The previous functions of protection and display also disappear, being reduced to uselessness within the torrent of consumption.
Sunlight shines on the empty space within the clamshell packaging, leaving only vague shadows. Its texture is simple like a sketch, yet it leaves behind a perfect drawing within this space. The item's "form" transcends the boundaries of "substance," allowing viewers to generate multiple images on the item's reality. When the definition of the item becomes less distinct, there is room for poetic dwelling. In Zhuangzi's "Free and Easy Wandering," it is said: " The usefulness of unusefulness is the greatest usefulness. " He affirms the uniqueness and value of both individuals and objects. The imagery leaves gaps for 'poetry,' allowing room for objects and my imagination to inhabit.
The spaces left behind by the " Image of Things " series are absences, allowances, and gaps. This concept aims to loosen the constraints and fixities that are inseparable from life, extending the creative value of the usefulness of unusefulness. Through meticulous observations and subtle perceptions of daily life, I reflect upon the fusion between my presence and absence and that of other things, constructing a poetic universe concealed within everyday life. - " Image of Things "Solo exhibition, CHENG,HSIU-JU
藝術家簡歷
鄭秀如 Hsiu-ju Cheng
畢業於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現任教於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應用藝術研究所 兼任助理教授
個展
2023 「詠物」鄭秀如個展,靜宜大學藝術中心,臺中,臺灣
2022 「鹹影」鄭秀如個展,佇這生活,臺南,臺灣
2021 「坐,看,雲,起,時」鄭秀如個展,絕對空間,臺南,臺灣
2017 「藉物景/境」鄭秀如個展,絕對空間,臺南,臺灣
2016 「時間的捉形」鄭秀如個展,鹽埕黑白切,高雄,臺灣
2015 「去在留中、留在去裡」鄭秀如個展,齁空間,臺南,臺灣
2009 「移動中的真實」鄭秀如個展,泰郁・美學堂,嘉義,臺灣
2007 「熟悉的陌生感」鄭秀如個展,臺北市立美術館 臺北,臺灣
2006 Looking for 鄭秀如個展,新濱碼頭,高雄,臺灣
2005 Open studio 紐約ISCP國際藝術工作室International studio & Curatorial Program,紐約,美國
2003「找人」鄭秀如個展,新濱碼頭,高雄,臺灣
策展
2022 「凝視的內裡–觸不可及的臨境」,新浜碼頭藝術空間,高雄,臺灣
獎助/駐村
2022 111-3期高雄市政府文化局視覺藝術類補助
2022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活動經費補助案
2021 2021-2期 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展覽補助
2021 2021-1期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展覽補助
2020 2020-1期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出版補助
2014 2014-1期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展覽補助
2014 103-3期高雄市政府文化局視覺藝術類補助
2007 96-1期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展覽補助
2006 墾丁半島藝術季,美術類進駐藝術家
2006 橋仔頭駐村藝術家
2005 94-1期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展覽補助
2005 行政院視覺藝術創作人才出國駐村及交流計劃,進駐美國紐約ISCP
國際藝術工作室
2003 92-1期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展覽補助
2003 墾丁半島藝術季,美術類進駐藝術家
2002 世安美學獎,造型藝術類創作贊助
座談
2019.11.16「回家的河—吳有容創作展」,河南8號,高雄,臺灣
2018.2.9 「家的日常」,南南美術館,臺南,臺灣
2017.3.18 「暖爐:填空題__陷阱題__賴柏衡個展」,Ho-Yo Space 臺南,臺灣
2016.6.8 「倉庫翻:實驗動畫展」,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
究所,臺南,臺灣
2015.12.4 「慢下來的風景 林巧芳個展」,佇這生活實驗室,臺南,臺灣
2015.5.3 「停頓世界 李亙卬個展」,Ho-Yo Space,臺南,臺灣
2014.11.1 「在 _______ 的地方連苡安個展」,Ho-Yo Space,臺南,臺灣
學術論文發表與出版
●〈當代藝術走入佛教美術館—傳統與開放的拉鋸如何協調?〉
刊登於「博物之島」
●《創作,自我內在在場的顯現》,台北:讀冊文化,2021
●〈「空間裡的空間」:夾織於唯一性與複製性之間的在場身體〉
收錄於《藝術觀點ACT》秋季號 NO.79, 2019年10月出版刊登
●〈從「企業偶」形象的視角探討符號與移植痕跡:以臺灣「大同寶寶」為例〉
刊登於《雕塑研究》學術半年刊,第二十一期,2019年5月出版刊登
●《論捉形:創作時間中的身體、空間與輪廓的探論》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 博士論文,2016年7月完成
●〈從「裝置-圖畫」的視角再探繪畫平面性的新可能:瑞士當代藝術家Falice Varini的作品為例〉,發表並收錄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通識創意-2014人文課程中的美學與藝術精神研討會》論文專書,2015年1月出版刊登
●《熟悉的陌生感》個展畫冊,臺北市立美術館出版
●《去在留中、留在去裡》,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6月完成
聯展
2022 「您好,歡迎光臨 Hotel YOLO」,高雄駁二大勇區 C5倉庫,高雄,臺灣
2021 「對焦1.0 質性藝術NO.2」,佛光山美術總館展覽廳,高雄,臺灣
2020 「掃描1.0 質性藝術NO.1」,高雄市文化中心至真三堂,高雄,臺灣
2018 「亞洲聯盟超越設計ANBD(Asia Network beyond Design)」,
五大洲博物館,慕尼黑,德國
2017 「第五屆高雄藝術博覽會」,城市商旅,高雄,臺灣
2017 「臺南新藝獎」,絕對空間,臺南,臺灣
2016 「回潮」,HOUSE ART 當代藝術,中壢,臺灣
2015 「學院時代」,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九單藝術實踐空間」,板橋,臺灣
2015 「2015年台新藝術獎—拉近看見/被看見的距離」台新藝術獎國際決審
特別企劃入選,台新金控大樓2樓元廳,臺北,臺灣
2013 「從邊境出發」,弔詭畫廊,高雄,臺灣
2011 「亞洲生活手勢」亞洲藝術學術論壇網路展覽,
展覽網址:http://www.delta2011.asia
2011 「客廳的箴言」,二十號倉庫,臺中,臺灣
2010 「近身潛獵-向歷史投影」,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與MIGA藝文空間,臺南,
臺灣
2010 「潛抑時空」,107畫廊,臺中,臺灣
2010 「小時候-臺灣七零世代藝術家族群partㄊㄨˋ」,土思藝術,小畫廊,
臺北&高雄,臺灣
2010 「KNOW HOW」,小室畫廊,臺北,臺灣
2010 「那e差這嚜多!-『新南方』貳勢力」,高雄市文化中心,高雄,臺灣
2008 「吃情女」,花蓮文化創意園區,花蓮,臺灣
2006 「西.遊記」第六屆文建會駐村藝術家成果聯展,華山藝文特區中四B,
臺北,臺灣
2006 「以恐懼為名」,新濱碼頭,高雄,臺灣
2006 「從『內』到『外』的過程」新秀展,新樂園藝術空間,臺北,臺灣
2006 「開盒之間」裝置藝術聯展,元智大學藝文中心,桃園,臺灣
2005 「膜中魔」,臺北當代藝術館,臺北,臺灣
2004 「獨善其身」,高雄縣文化局,高雄,臺灣
2003 「臺北美術獎」(優選),臺北市立美術館,臺北,臺灣
2002 「展山學」,國立臺南藝術學院造形藝術研究所,臺南,臺灣
2001 「漂流木 藝術 裝置展」,枋寮鐵道倉庫,屏東,臺灣
邀請創作與展覽空間規劃與設計
2020《寰》戶外裝置藝術 明揚國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屏東,臺灣
2019《移動中的真實-博醫護理之家》,博醫護理之家,屏東,臺灣
2012「2012粉樂町 臺北東區當代公共藝術展」,富邦藝術基金會,臺北,臺灣
2011「第四屆高雄人來了-城市角色創作特展」,高雄市政府文化局,駁2藝術
特區,高雄,臺灣
2009「空間,這個搗蛋鬼」,高雄兒童美術館,高雄,臺灣
2007「超現實的奇思幻境」,高雄兒童美術館,高雄,臺灣
2007「粉樂町-II 臺北東區當代公共藝術展」,富邦藝術基金會,臺北,臺灣
展出作品
茶會照片